凝聚力问题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检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程度,能否有效应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参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如此大考,需要认真总结的实在太多,成绩、经验、不足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本文想说的是,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事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多种学科阐释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爱国主义的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制度保证。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和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早已证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项事业就会受到挫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这次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礡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0-21页。)
第二,群众路线——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坚持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第18页。)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力量源泉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内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这一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体现。一切为了人民,在这里就是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切依靠人民,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0日北京调研指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的,要“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三个词汇来描述当下这场抗击疫情的伟大战斗,足见其意义的重大。这是一场人民战争,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紧紧地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我们看到,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觉地坚守着各自的职责,为抗击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以及争取最后的胜利,用不同的方式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近代以来,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及军阀政治的腐败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空前的自觉和不断的加强。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前赴后继,不断奋斗。正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中国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最终从屈辱中站立起来,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上。
然而,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艰难险阻总是考验着我们。然而,历史一次次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和团结的民族。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再一次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概括来说,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就是全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人、职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军充分展现了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各条战线各司其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初步胜利。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兼具“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国际主义者,又是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其具体的内容,在反侵略战争中,我们为保卫祖国而战,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因为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0-521页。)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再一次有机地统一起来,再一次彰显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用行动实践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如今,中国专家组和医疗队正奔波在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柬埔寨等许多国家的土地上和人民中,奉献着他们的才智和力量,尽可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民。中国人民也正在尽一切所能向世界伸出援手,提供各种技术和物资。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爱国主义。
总之,形塑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捡其一二,旨在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和精神自觉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王金玉为南京林业大学菠菜信誉评级担保教授,硕士生导师)